【儿童节特辑】音乐史中的返璞归真

今天趁着儿童节,我们来聊聊古典音乐中一个很有趣的现象:返璞归真。

古典音乐中,有时候追求的终极美学反而是回归孩童般清澈的状态。而浪漫主义思潮对于“本心”的重视,更是强化了同期音乐对于童心的追求。

从童话故事说起

作为过渡,我们先从浪漫主义同期的文学领域说起。

最早“童话”一词的含义,实际上跟儿童没有什么关系,更多指的是民间的奇幻故事。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例子自然就是格林童话。我们熟悉的各种童话元素,比如“魔法”,“超能力”,“精灵生物”,“老妖婆”这些,都是来自这些童话。

后来可能因为这些故事中的元素,如果审核掉一些少儿不宜的部分,很适合儿童阅读,就有了一种自然的将“魔法故事/传奇”跟儿童读物联系起来的倾向,以至于我们现在都忘了“童话”本来的词义实际上是“魔法故事”。

浪漫主义和童话故事

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:音乐中的浪漫主义画风跟童话的画风有着大量的重叠。从时间线上来看,这其实不奇怪:格林童话的时期,跟文学以及音乐上的浪漫主义时期,的确存在着时间上的重合,都是19世纪初。

例如,我们往往将Weber当做一个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曲家之一,而《自由射手》是他的代表作。如果我们观察自由射手的剧情和布景,会发现画风跟格林童话极其相似:都是充满了民俗以及魔法的故事,画风以奇幻和异想天开著称,堪称19世纪快手小视频

另一个同时期相似的例子是Glinka的代表作《Ruslan and Ludmila》,画风依旧是童话的奇幻画风。巧合的是,Glinka也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先驱者之一。

这其实不难理解: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异想天开,天生就适合配童话这种充满想象力,天马行空的故事。这可以说是一个巧合:浪漫主义所追求的寻找个体的本心,画风竟然跟孩童所持的童心不谋而合

其实这不是巧合,因为:浪漫主义所追求的本心,是没有被资本主义,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所异化的自己,正如孩童还没有被时间所异化。

浪漫主义时期的返璞归真

本来艺术发展中的“返璞归真”就很常见,而浪漫主义可以说更加明确指出了对“孩童般的朝气”的追求。

有些作曲家,选择故意创作一些“低龄化”(此处褒义)的作品。本文举两个例子:贝多芬和舒曼。

这些低龄化的作品有一个特点:并不是因为写给琴童,所以才风格简单。恰恰相反,这些曲子就压根不是给小孩的,而是为自己而写。也就是说,这些曲子的孩童特征完全都是出自本心,而不具有任何现实的考量。

贝多芬和他的小品集

贝多芬后期作品的一个特征,用当前流行的词汇来描述就是:在接受命运的爆锤之后,选择躺平。然而,优秀的人躺平,不会带有一点点的颓废,反而更像是看透一切之后的清澈,离羽化飞升更进一步。这就像是京东的强哥或者是阿里的马爸爸,即使退休,也依然掌控着公司的一切。

贝多芬后期返璞归真的代表作,就要数他的“小品集”(bagatelles), Op. 126。在这一作品中,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的一生,让我们也可以做到“10分钟从看懂到看开”。

从名字就能看出来作曲家随意躺平的人生态度,“小品集”在词典里的定义很不走心:

bagatelle - a short literary or musical piece in light style

这就像是写完歌署名“群星”,或者是写完诗署名“佚名”一样,看上去很有逼格,但是其实什么都没说。

但是我们可以有诗意的解读:这个时期的贝多芬,已经不再拘泥于形式,有的只是完全内化的功力。贝多芬像歌者一样,云淡风轻地扔出了一片二向箔。在修仙故事中,我们往往会发现,剑客修炼的终点,就是“手中无剑,心中有剑”,因为:

剑本凡铁,因执拿而通灵,因心而动,因血而活,因非念而死。

而曲式也一样,标题和曲式结构,对一般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框架,而对于终极的修炼者,这些框架反而是羁绊。

很他中期作品中往往追求的“艰深和冗长”不同,这首曲子中有的只是如沐春风般的自然和天真烂漫的活泼。尤其是第二首,完美浮现出了猫捉老鼠的古灵精怪内味,我们感受到的,不再是深刻的人生思考,而是孩童的过家家

舒曼和他的童年情景

舒曼是个喜欢内心给自己疯狂加戏的人,加到最终自己疯狂(病理学意义上)。

这跟我们小时候喜欢自己跟自己玩过家家是一模一样的道理:研究表明,儿童在成长期,往往会在想象中虚构出一个“伙伴”(参见维基词条“Imaginary friend”),造成外人看来自己跟自己玩的情况。

而舒曼似乎一直在童年中无法自拔,以至于他的虚构伙伴一直在他的作品中跑来跑去。这些虚构伙伴们,以Florestan和Eusebius为首,构成了他的“大卫同盟”。

在他的大卫同盟中,他坚持每日多人运动。然而,就像小猪对周扬清一样,舒曼因为有着强大的时间管理技能,他依然频繁给克拉拉写信道晚安。

在不断给自己加戏的背景下,戏多的他写下了著名的“童年情景”套曲。

Grove百科跟本文持有一样的观点,并且明确指出:

Its title [“Kinderscenen”] notwithstanding, the first of his keyboard cycles … was not conceived for children

也就是说,虽然名字叫童年情景,但是并不是写给小孩的曲子,而是“一个成年人的自省”(“reflections of an adult for other adults”)。

这种强行蹭热度的行为,跟现在笔者这样的90后的中年油腻男女依然要过儿童节是一样的情况:虽然在外面已经是叔叔阿姨,但是回家到了键盘(此处有双关)前,美颜一开,依旧是人见人爱的小可耐。

从曲式方面,童年情景跟贝多芬的小品集很相似:都是多首小曲子组成的套曲。但是不同的是,舒曼这么给自己加戏的人,自然不会选择“小品集”这么不走心的名字,童年情景中的每一首曲子都有着自己的标题:

  1. 异国的人们
  2. 奇怪的传说
  3. 捉迷藏
  4. 孩子的请求
  5. 心满意足
  6. 重要的事情
  7. 梦幻曲
  8. 壁炉旁
  9. 木马游戏
  10. 过分认真
  11. 惊吓
  12. 入睡
  13. 诗人的话

如果觉得这些名字很诡异,不明所以,那是正常的:因为这是刻意为之。从标题中可以看出,这里面用到了一个很高端的技巧:通过碎片化和有歧义的标题,来凸显回忆飘忽不定的特性。也就是说,在这里的低龄化反而有着深刻的美学高度。这首曲子在音乐方面也具有一样的特性:童谣般的旋律,让人感到的不是作曲技法的低劣,而是风雨后的清新

结语 - 诗意的返乡

上文两个小栗子,带我们看到了古典音乐美学中的冰山一角:音乐如何在经历了复杂和深刻之后,重回最初的纯真。

之所以称其为“冰山一角”,就是因为“返璞归真”这一概念在艺术中无处不在,以至于成为了永恒的主题之一。李贽在1585年写就的《童心说》中就提到过:

夫童心者,真心也。若以童心为不可,是以真心为不可也。夫童心者,绝假纯真,最初一念之本心也。

正因如此,值此儿童节之际,我们每个人,即使衰老如90后,卑微如后浪中的淤泥,都有过节的权利。因为在这一刻,借着孩童般的欢声笑语,我们的精神,终将得以返乡。

我自你们溢出,

追随你们而浪迹他乡,

现在,我已饱阅人生,

又与你们,与欢乐的神明同返故国。